相信我们大家都品尝过这道小吃的美味,对于一个食不厌精的人来说,那可是最最新鲜美味的食物。其实过桥米线的故乡源自云南蒙自,关于这里面还有一段令人感动不已的爱情故事。
据传清初,云南蒙自有个秀才,家住南湖,湖水清澈如碧,湖畔垂柳成行。湖心有个小岛,秀才天天到岛上去读书备考,但因为刻苦用功过度,常常忘记吃妻子送去的饭菜,等到吃的时候往往又凉了。由于进食不规律,时间久了,身体越发瘦削,贤妻看了十分心疼。有一次,妻子在家杀了一只老母鸡,用砂锅烹饪,并往里面添加了当地人爱吃的米线和一些佐料,不但味道很鲜美,而且很长时间仍然温热。鸡炖好后,一层厚厚的黄油覆盖在汤上,又鲜又香。她把鸡肉和鸡场装入罐中,匆匆忙忙准备给丈夫送去补充营养。因他家离岛较远的缘故,每次去岛上探望丈夫的必经之路就是那座长桥。这次不知道是什么了,妻子忽然晕倒在那座长桥上,不省人事,直到第二天早晨他的丈夫在返回家的路上才发现了她,并搀扶着她回到了家,妻子揣在怀里的鸡场米线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冰凉,仍然温热。秀才连忙大吃了起来,果然是人间美味。秀才吃完后感到十分满意。后来,秀才金榜题名,高中进士,但他念念不忘妻子的盛情,总是戏说自己是吃了妻子送来的鸡汤米线才考中的。因为他妻子送米线到岛上要经过那段曲径小桥,故书生将这种做法的米线取名为“过桥米线”。这件事在当时传为美谈。人们纷纷仿效书生妻子的方法来做米线,从此过桥米线渐渐流传开来。经过后人的加工改进,过桥米线越做越好,越传越远。
时至今日,过桥米线早已成为云南省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,它也是昆明市首个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经济类项目。这些食物,难免会颠覆很多人心中“正宗”美食的定义,但也正是这种不同文化之间的碰撞与融合,为新的美味诞生创造了无限可能!

声明:本媒体部分图片、文章来源于网络,不代表本人观点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权,请联系本站删除。